“外头很冷,但我心里很暖。”今年年初,秦淮区某工地赵师傅和5位工友的银行卡收到4万元欠款,他打电话向工作人员诉说着激动的心情。一天前,他们正为要不回来辛苦钱而愁肠百结,但在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的帮助下,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讨回了工资。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和相关单位为像赵师傅一样的近1.85万名劳动者追讨劳动报酬待遇约1.4亿元。
自《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以来,我市始终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作为大事要事来抓,压实工作责任、创新思路方法、强化制度措施,根治欠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市人社局开展高温期间劳动者权益保护专项检查行动
秦淮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为外包待岗员工协调拿到劳动报酬
高位推动压实责任 齐抓共管全力以“护”
“拖欠的工资收到了,谢谢!”今年3月6日,溧水区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科科长羿国瑞收到了这样一条微信,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了。
事情还得从几个月前说起。1月初,溧水区人社局陆续接到群众投诉,反映南京溧水白马镇某项目工地拖欠农民工工资,溧水区人社局依法立案调查。
为了给农民工吃下“定心丸”,羿国瑞加了他们的微信实时告知案件进展,并安慰他们:“不要有顾虑,我们一定会帮助你们拿到工资,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联系我,我们会持续跟进这个情况。”
经溧水区人社局调查核实,铜陵某劳务公司从施工总承包单位南京某土石方公司承包该项目的劳务工程,共拖欠徐某某等32名农民工工资共计47万余元。随即,溧水区人社局向该劳务公司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但该单位逾期未履行。2月5日,溧水区人社局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依法将该案移送溧水区公安分局,溧水区公安分局于2月8日立案侦查。因该案涉及人数较多、金额较大,在前期调查处理过程中,溧水区人社局商请溧水区公安分局提前介入。在溧水区人社局和公安分局的高压态势下,铜陵某劳务公司负责人叶某某主动投案,并陆续结清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案件得以快速解决,这与人社部门和公安机关密切协同配合,形成治理欠薪强大工作合力分不开。
一直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治欠薪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强调全面摸排、超前应对、加强集中办公并相应优化强化。市治理欠薪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调度、部署推进。在常态运行南京市治欠办、市清欠办基础上,南京市治理欠薪问题工作专班加强协同处置,提前启动运行,集中职能优势,细化设置重点攻坚小组,协力综合施策,应形势需要增补成员单位。市、区、街道三级“两办一班”联动运转、高效运行,持续落实“周调度、月通报”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和工作调度机制,织密扎牢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治欠网络,力争将矛盾吸附化解在属地。同时,市人社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健全人社、网信、信访、公安、建设等部门在重点时段集中接访制度,增加接访频次,建立疑难事项集中会办机制,提高处置效率,化解矛盾隐患。
延伸投诉举报触角 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施工现场有维权告示牌,公布着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有问题还可以打‘12333’,或者手机App、扫描二维码,很多种方式反映。”当问到有哪些维权渠道时,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建筑工人老王随口道来。他说,这两年是他干活最舒坦的两年。“上下班有打卡,工资统一发到卡上,工钱算得清清楚楚,再也没有维权难的烦恼了!”
畅通渠道,让劳动者投诉有门、维权有路。在南京,电话、网络、窗口、信访、“我的南京”App、“122”警务平台等举报投诉渠道已全面开通,市人社部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多维度宣传市级“阳光护薪”二维码和省一体化平台反映路径,做到欠薪线索“多元可报”“接必核处”,着力压降国务院平台反映线索数量。
同时,市人社部门还进一步集成创新、完善运行集法律咨询援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诉讼“五位一体”的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三级联动、四方参与、五元化解”的争议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效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属地,杜绝矛盾扩大。
自2020年起,在市委政法委支持下,市人社局会同市法院、市司法局、市总工会等部门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建设,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建成市、区两级共14个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2023年,我市积极发挥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作用,推动劳动争议纠纷前端化解,全年共妥善化解工资争议案件2.8万件。
着力打造用工环境 从“不敢欠”到“主动付”
“人社部门主动为我们服务,以前是个别‘摸排’,现在是上门帮助规范管理。”南京腾海汽车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李超在谈到近年来与人社部门打过的“交道”时说,通过人社部门的规范用工指导,让企业明白了安全生产、规范用工的含义。
通过劳动监察部门的“主动出击”,企业用工和在建工程项目管理逐渐规范,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欠薪问题要从源头抓起、从年初抓起、从项目开工抓起。为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人社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细,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持续深入国有企业、重点民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机构、餐饮住宿企业、新业态行业等56家企业,开展一年一度的“送法进企业”活动,为130余名经营管理者、从业者开展人社政策法规宣传培训活动。
市人社部门还坚持“行业监管、企业主责、属地兜底”原则,实施具备南京特色的“四函两单”制度,强化跟踪式、嵌入式、随机式督办检查和定期通报机制,有力督促整改落实。既抓施工总承包单位又抓建设单位,对不落实《条例》的进行约谈、定点帮扶、责令整改和依法处置,倒逼企业由“要我支付”向“我要支付”转变。开展欠薪失信联合惩戒,向社会公布欠薪重大违法行为以及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加强“两法”衔接,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涉嫌犯罪、采取非法手段讨薪的,及时通报移送公安机关,实现快侦快诉、快审快判,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特别是劳动报酬权益,关系广大农民工最现实、最直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强力推进根治欠薪工作,努力构建让用工单位放心、让劳动者安心的健康和谐劳动用工大环境,为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仪征要债公司来源:南京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南京日报